“航天科普系列展览”在武汉举行——科技照亮航天逐梦之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6

       4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在湖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航天科普系列展览”,体验奇妙的太空之旅,感受荆楚智慧如何助力追梦航天。

       身临其境感受航天工程

       4月24日,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武汉拉开帷幕,“航天科普系列展览”同步举办,其中,航天产业成就展区开放至4月27日,科普展区开放至5月5日。

       “哇,原来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地方是这样的啊!”市民罗敏走进真实比例1∶1空间站核心舱,睡袋、跑步机、微波加热装置、太空离心机等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设施一应俱全。

       展厅里,东方红一号卫星、长征一号火箭、火箭整流罩残骸、航天服……一件件实物或模型,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追梦之旅。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了30载,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生动实践。

       4年前,月球上曾亮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我国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五星红旗“独立展示”。这面五星红旗是在没有温控的严酷环境条件下,在月球上成功展示的第一面“织物版”国旗。

       4年后,这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团队历时8年持续攻关完成的国旗,又回到了武汉,陈列在展厅现场。与它一同从月球返回的“嫦娥五号”返回舱用主降落伞、“嫦娥五号”返回器也一一亮相,生动地展现着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除了仿真模型,展览还提供VR体验等互动参观形式。市民们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身临其境地感受太空舱的各种场景和操作,感受太空的奇妙景观。

       荆楚智慧助力探秘苍穹

       探访“航天科普系列展览”期间,展览中的“湖北元素”令记者赞叹不已。如何在月球上“盖房子”?展览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展示了地外建造关键技术(模型)。该校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中国月球玄武基地的榫卯结构砌筑拼装建造方案,以及适用于长期月面驻留的建造结构“月壶尊”原位3D打印建造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还展出了一款可以变形的“飞行汽车”。在地面上,它能收起机翼,变回一辆普通汽车。不仅适合日常通勤,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为游客提供新奇旅行体验,还能在执行紧急救援、特殊任务等多种场景中发挥作用。

       在武汉大学卫星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研制的遥感卫星,于2022年2月27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20公斤级、兼顾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光谱在轨可编程的微纳遥感卫星。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各类石英纤维产品,利用这种布料制作成的临缝天线罩,既能为火箭推进器等部位绝热,又不影响信号传输,已多次应用于“嫦娥”“神舟”系列飞船。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