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耕会展领域,撬动经济发展新支点
近期,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全球首款吨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天目山三号在现场亮相,吸引众多目光聚焦。会展业,向来被视作经济发展的 “晴雨表”,其凭借广泛的辐射范围、高关联属性以及巨大的增长潜力,已然成为浙江探寻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领域。
浙江在会展经济的布局上积极作为,全力挖掘新机遇。回溯去年 12 月,在杭州召开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动员部署会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启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提升展会影响力与拉动力作为核心任务。高质量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创新形式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持续拓展良渚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推动会展经济的繁荣,切实达成以展会为媒介,带动产业兴盛、促进贸易往来的目标。
喜讯不断传来,浙江省商务厅联合各市及相关单位,敲定了 2025 年度第一批商务展会目录。在 2025 年前三季度,浙江计划重点操办和扶持的商务展会多达 283 个。该目录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等多领域的境内外展会,不仅在省内各城市广泛分布,还延伸至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全球市场,为浙江企业搭建起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定展会目录、鼓励展会举办,旨在为浙江企业打造展示产品与技术的平台,同时为全球买家提供丰富多元的采购选择,进而推动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会展经济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 1:9 的杠杆效应,即每 1 单位的会展收入,能够带动 9 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这其中涵盖住宿、餐饮、交通、通讯、旅游等服务行业,以及贸易、金融、物流等领域的间接收益,这使得会展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杭州市会展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会展经济如今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拉斯维加斯承办的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 —— 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 2024 年吸引了超 13 万人参与,这些参与者的消费为当地酒店业、餐饮、出租车等服务业带来了丰厚收入。再如全球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 —— 法兰克福车展,吸引了全球顶尖的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参展,有力地巩固和提升了德国乃至欧洲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
浙江省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陈璀指出:“2023 年,全球会展业步入复苏阶段。” 这一年,我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3923 场,同比增长 117%。浙江举办规模展览活动 783 场,同比增长 340%;展览面积达 80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40%,恢复至疫情前 2019 年水平的 83%。2024 年,会展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据国际展览业协会最新调查显示,2024 年全球展览业收入增长 17%。中国贸促会数据表明,2024 年 1 月至 6 月,全国出国展览项目 536 项,实际展出面积 32.44 万平方米,参展企业 22270 家,项目数、展出面积、参展企业数分别同比增长 57%、48.5% 和 70.8%。依据浙江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2024 年浙江省展览业重点举办和支持的展会项目同比增幅约 35%,浙江企业在全球各类国际展会上频繁亮相。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面临诸多挑战的复杂形势下,会展业作为 “晴雨表” 行业呈现升温态势,彰显出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潜力。
对于开放程度较高的浙江而言,会展是外贸企业获取订单、开展业务的重要渠道。广交会向来 “一位难求”,对浙江外贸从业者来说,能在广交会上获得展位,意味着来年生意有了保障。去年 11 月落幕的第 136 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人数首次突破 25 万,较上届增长 2.8%;达成出口意向成交额 249.5 亿美元,较上届增长 1%。展会期间,浙江举办 “第 136 届广交会浙江出口名牌企业新品发布会”,成功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关注。埃及客商奥马尔在发布会现场被植保无人机 G50 吸引,惊叹道:“没想到浙江不仅在小商品领域实力出众,在高科技领域同样表现卓越。” 浙江弩牌电器有限公司在广交会上展示了新品 —— 无叶净化风扇,该产品配备激光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环境状态并具备净化功能。公司总经理陈海波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创新,致力于打造独一无二的产品。” 据他预估,这届广交会为公司带来的增量订单在 30 万台至 50 万台之间。
在浙江,不少县域城市近年来也积极投身会展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 2024 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大会暨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上,“2023 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榜单揭晓,县级市及县域城市前十名单中,浙江占据五席,分别为义乌、慈溪、玉环、余姚、德清、温岭。德清县会展业促进中心主任邱奕表示,2024 年以来,德清办展频率空前,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 39 个市场化会展项目,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场馆利用率从原来的 20% 大幅提升至 75%。“世界小商品之都” 金华义乌的会展活动更是丰富多彩,2024 年举办了义博会、文旅博会、电商博览会等 55 个经贸性展览,同比增长 7.8%,展览面积达 112.63 万平方米,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 178.3 万人次,还新培育举办了饰品工厂展、日用百货科技展、电子电器展等 15 个经贸类展览项目。
浙江县域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块状经济特征明显等优势。入围的 6 个县域城市各具特色,如义乌的 “世界小商品之都”、慈溪的 “小家电之都”、德清的地理信息产业聚集地、温岭的 “水泵电机之乡” 等,这些产业集群为会展业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参展商资源。以温岭为例,当地拥有 3000 多家水泵、电机生产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自 2006 年首次举办 “中国(温岭)泵与电机展览会” 以来,该展会已成为国内该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科顿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负责人卢阳表示:“许多配套客户会在展览会上寻找合作伙伴,所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参展。” 在 2024 年的展览会上,温岭还根据行业企业拓展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市场的需求,定向邀请印度、埃及、约旦等 15 个国家的 40 余名国际采购商参展,助力本地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外贸朋友圈。
德清本土企业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中心副总监闻国涛表示:“在家门口参展,不仅节省了出差、运输等成本,还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2024 湖州国际绿色智能家居博览会在德清开幕,通过此次家门口的博览会,公司不仅推广了新产品、新品牌,还与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及时感知市场变化,预见行业发展趋势。杭州广源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认为,县域城市凭借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是发展会展业的有效途径。当前,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各地围绕主导产业,以产业带动产业会展,以产业会展推动产业发展,使得县域会展经济更具活力和 “接地气”。与大城市不同,县域展会往往与当地工厂紧密相连,采购商在参观完展会后可直接前往工厂考察、下单,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当然,县域城市在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等方面与大城市仍存在差距。邱奕表示:“从互补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能够承接杭州等大城市溢出的一些展会,尤其是一些可转移、可嫁接的优质品牌展会。”
产业特色鲜明已成为浙江展会的一大亮点。杭州作为全球数字化发展的佼佼者,其会展业融入了数字基因,拥有众多数字应用的展会场景,如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杭州市会展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表示:“数贸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会展业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发展数字会展也是我们的重要使命。”2024 年 9 月,杭州市会展集团携手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同成立了全球数字会展创新中心。未来,该中心将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全球数实融合创新之都的进程中,在数字会展的经济理论研究、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李健分析认为:“每一个新兴产业,都需要一个展会作为成长的载体。作为全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型展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落户浙江,必将带来数字贸易领域的一系列发展机遇和红利。”
除了特色鲜明,展会的数量和质量也备受关注。在去年 10 月举行的 2024 全球展览论坛上,“展会是否多多益善” 成为热议话题。一些企业认为,能带来订单的展会具有广阔市场。宁波诚予进出口有限公司 CEO 陈维维表示:“对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一家家拜访客户成本过高,而展会能将相关客户聚集起来,是一次精准获客的机会。” 温州海峡会展文化有限公司首席策展人李玉信也指出,地方企业参展积极性日益高涨,如温州龙港市 2024 年组团参加深圳礼品展,企业报名踊跃。然而,对于会展举办方而言,形成良性循环远比单纯追求展会数量更为重要。李玉信认为,会展业非常注重良性循环,以深圳礼品展和香港礼品展为例,它们的成功在于有匹配的客户参与,且参展方展出客户心仪的产品,随着买家邀约经验的积累和成交数据的增加,吸引了更多卖家参展,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线上会展的兴起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质疑线上会展是否会替代线下会展。义乌市会展业联合会会长金亚非表示:“线上会展刚出现时,很多同行担心会冲击线下会展,但从数据来看,即使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时期,线下会展行业也在同步增长。” 这是因为跨境电商买卖双方仍需要通过线下会展直观了解产品,以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陈维维说:“我们以前通过电商平台经营,借助广交会接触了更多客户,开始承接国外的批量大订单。” 展望 2025 年,受访的会展业内人士普遍对会展经济充满信心,正积极筹备,力求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在全球化背景下,会展业已成为连接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重要桥梁。专家郑蕾娜指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会展人才,是提升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会展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正从要素国际化向体系国际化转变,未来的会展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会展人才还需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会展领域的应用。在培养模式上,国际合作成为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知名会展院校、会展组织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和实践机会。此外,海外实习、交换生项目、招收国际留学生、设立海外校区等也是培养会展人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国际产学研结合也是有效的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构建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一带一路” 建设研究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实践机会,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