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会展产业发展的N种可能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12-29

  金融资本对我国会展企业的关注逐渐提升:2019年,中国首支会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会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发布,标志中国在金融服务会展产业发展上跨出了重要一步;同年,浙江米奥兰特商务会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主板上市的“会展第一股”;2020年,东浩兰生集团所属兰生股份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东浩兰生集团下属会展类核心业务资产实现上市发展。

  但与国际会展产业相比,金融赋能中国会展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2020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至 2020年,中国上市的展览企业累计23 家,其中A股上市5家,新三板挂牌18家;国内有报道可循的会展企业融资及会展产业投资基金也是屈指可数;虽然近年来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到各种大型会展活动中,但主要是作为展会增值服务,为参展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对展会主办企业的关注较少,与其他产业相比,金融对会展产业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

  除了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一些大型国有会展集团,多数会展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对资本市场和企业外部资金的利用率不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展企业的规模和成长速度。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确定性较高,风险不可控。产业特性决定会展业无法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绑定相关产业发展。人流、物流集中聚集的产业易受外部环境、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

  二是商业模式单一,成长空间有限。会展产业链大多数收入集中在项目本身,展览展位出租出售、展览服务、广告媒体经营等是传统的盈利点。尽管一些行业头部展会收入可观,但商业模式传统单一,对流量变现的挖掘不够,想象和成长空间受限;

  三是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展会的生命周期从引入培育,到成长、成熟,带来较高经济回报,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并且存在一定“夭折”的机率,投资周期长,回报相对较低;

  四是规模小,轻资产,缺少有效抵押物。除了场馆,绝大多数会展企业属于智力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规模小、资产轻,也缺少有效抵押物,较难通过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一般会展企业想要获得传统金融机构和资本“青睐”,存在较大难度。

  近年来,以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壮大,为“会展+金融”提供更多可能性。特别是在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环节,借助金融科技平台的技术、模式和理念创新,通过信用管理、风险控制、产品设计和客户体验的全面提升,完成“会展+金融”的场景再造,可以有效帮助会展产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环节,助推会展产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解决会展企业的融资难题。受制于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物、风险难评估等因素,以智力和资源投入为主的会展主办企业想要从传统机构获得及时融资相当难。而在创新“会展+金融”场景下,依托更为精准的大数据风控平台,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帮助金融机构鉴别风险;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设计,更精准匹配会展企业资金需求特性,以会展项目的运营周期为信贷周期,开发一次授信、按需发放、循环使用的周期性会展项目专项信贷产品,可以帮助主办企业在项目筹备阶段补足资金短板或充足企业流动性,让会展项目筹备阶段的资金调配更轻松,解决项目运营环节的关键难题,帮助优质项目快速成长。

  其次,提高会展供应链整体抗风险能力。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相互依存,由于“赊销”的存在,任何一家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都有可能为整个供应链带来风险。会展供应链链条和周期较长,参与者多且个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供应链的风险传导作用更为明显。围绕会展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打造会展供应链金融平台,对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的资金流进行管理,通过立体化的信息管理,将单一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变成整体供应链的可控风险。同时,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预付款代付、存货融资等多样金融服务,提高会展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

  最后,帮助会展企业完成金融能力建设。和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会展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并非简单地停留在融资和风险管理层面,更重要的是企业运用金融服务的能力建设。通过“产业+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结合的模式,打造简单高效的企业一揽子金融服务平台,以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经营能力为中心,将金融服务从支付、理财、信贷延伸至内部管理,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经营所需,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例如,在企业需要钱的时候,通过对企业交易数据的梳理助力企业获得信用借款;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时候,帮助其完成现金管理,让企业的“钱”更有效地流动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

  要了解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中国展览业协会


在线留言